[每周一例]大量投喂,诱发石斑鱼发病、死亡 [阅读率:2247]
|
07-17
|
[病例553]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东园村何老板,一口6亩水泥池塘,水深1.2米,放置3台0.75kW的增氧机(目前白天开一台,中午开两台,晚上开三台),水色清澈见底(图1),放养珍珠龙胆2万多尾,养殖时间1个月。 2019年7月11日,天气阴,气温26-33℃。客户带鱼上店,反映出现死鱼,已持续十多天,最多的时候一天死了20多尾。解剖观察,镜检鳃丝有气柱(图2),未见寄生虫,肛门发红,肠道有积液,鳔充血胀气,肝脏充血(图3),脾脏发黑肿大,肾脏肿大,接种肝、脾、肾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做细菌分离培养。询问得知,因为赶着年前出鱼,苗期投喂量比较大,平时改底换水也比较少,目前投喂也是吃多少给 [查看详情]
|
[每周一例]东星斑感染锥体虫死亡 [阅读率:4573]
|
07-10
|
[病例552]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烟墩一东星斑养殖场(图1),14口水泥池共放养9500尾东星斑,平均规格200g/尾,每口水泥池15立方米,水位80公分,用纳米管和纯氧增氧,水源是海边沙滤井水,养殖水体盐度30‰-32‰,每天投喂1餐。 2020年3月20日,晴,上午客户带2尾病鱼上店检查,经询问得知,近期有两口水泥池出现零星死鱼,今天死亡10余尾,其它水泥池暂未出现异常。肉眼观察,其中1尾病鱼的背鳍、臀鳍等寄生有尺蠖鱼蛭(图2),鳃丝贫血发白,解剖可见腹腔、肠道积水,肝脏充血、萎缩,脾脏发黑、肿大,鳔胀气(图3)。镜检鳃丝血液中可见大量锥体虫(图4);检查另1尾病鱼,未发现异常 [查看详情]
|
论文解读--金银花各组分在体内外抗石斑鱼虹彩病毒活性的研究 [阅读率:3899]
|
04-17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金银花各组分在体内外抗石斑鱼虹彩病毒活性的研究,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20041711423687.png[/imG]石斑鱼虹彩病毒,在养殖石斑鱼中致死率较高,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药物来控制石斑鱼虹彩病毒感染。金银花(L.japonica)是一种著名的药用植物。本研究从中国广西的石斑鱼中提取了虹彩病毒(SGIV-Gx)并评估了金银花各组分在抗SGIV-Gx感染中的应用。金银花组分效应浓度的确定[imG]upload/article/2020041711424123.png[/imG]通过光镜观察和CCK-8溶液测定细胞活性确定了 [查看详情]
|
病毒膜蛋白DNA疫苗对石斑鱼SGIV感染的保护性免疫 [阅读率:7730]
|
12-06
|
论文解读: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病毒膜蛋白DNA疫苗对石斑鱼SGIV感染的保护性免疫[imG]upload/article/a2019120620534884.jpg[/imG]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石斑鱼感染病毒。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这种病毒性疾病。本研究将编码病毒膜蛋白的SGIV-ORF19R(SGIV-19R)构建到pcDNA3.1-HA中,并用其对石斑鱼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亚细胞定位显示SGIV-19R分布于EPC细胞质内。[imG]upload/article/201912062054013 [查看详情]
|
引起杂交石斑鱼爆发病毒性神经坏死症的鱼类神经坏死病毒与重组 [阅读率:10379]
|
11-22
|
论文解读:Vet World,引起杂交石斑鱼爆发病毒性神经坏死症的鱼类神经坏死病毒与重组RGNNV/SJNNV病毒株高度相似。[imG]upload/article/a2019112209375155.png[/imG]病毒性神经坏死症(VNN)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海洋鱼类疾病。VNN在幼虫期造成100%的死亡率,而幼鱼和成鱼的死亡率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在马来西亚一个杂交石斑鱼孵化场,确定其相关危险因素和致病因子基因型的同时,检测VNN的发生。 在马来西亚西部的一个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龙胆石斑鱼)孵化场进行横断面取样,以检测2016年9月30日至2017年3月29日期间 [查看详情]
|
论文解读--马来西亚石斑鱼养殖场弧菌分布调查 [阅读率:7394]
|
11-22
|
弧菌会侵袭鱼类,虾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导致弧菌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河口环境中,属弧菌科,目前由147种和4个亚种组成。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使用gyrB和pyrH基因分离弧菌的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112209254627.png[/imG]分子鉴定16S rRNA基因已被广泛用作鉴定物种的分子标记。但是,弧菌属16S rRNA难以区分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此外,16S rRNA基因的种内(98.8%–100%)和种间(97.6%–99.9%)序列的相似性,以及大量的重叠导致几乎没有区分能力。 管家基因例如gyrB和pyrH基因 [查看详情]
|
【海水鱼专题】近期石斑鱼游塘、趴边的原因及处理 [阅读率:8860]
|
11-13
|
近几年,到了低温期石斑鱼(珍珠龙胆为主)游塘、趴边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时候处理不当死亡量比较大,严重影响成活率。笔者经跟踪调查,现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分析,希望对大家预防此类问题有所帮助。01、发病症状发病鱼趴边、游塘、吃料差,刚开始发病体表无明显症状,发病时间长之后容易出现烂身情况,身体两侧及腹部腐烂较为常见,体色异常:肚皮发白、体色发黑等。肠道、鳔、肝脏、肾脏、幽门盲囊等内脏器官充血。有时伴随感染寄生虫,车轮虫、淀粉卵甲藻、尺蠖鱼蛭、鱼虱等。[imG]upload/article/a2019111323425876.jpg[/imG]游塘、趴边的石斑鱼[imG]upload/article [查看详情]
|
【海水鱼专题】浅谈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病 [阅读率:8593]
|
11-10
|
近几年养殖石斑鱼的朋友越来越多,但成活率逐年降低,养殖难度越来越大,其中神经坏死病毒病是影响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针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病的一些情况做简单介绍,以期对您有所帮助。一、流行情况1、水温25-30℃高发,季节交替期间高发。2、大鱼小鱼均有发生,10cm以内的小苗发病率高。3、发病后,致死率高,尤其是10cm内的小苗,鱼越小死亡率越高。4、发病速度快,处理难度大,一般发病3-5天达到死亡高峰,发病周期明显,一般是7-10天。二、发病症状1、漂水 病鱼一般为侧身漂水(病毒感染大脑或神经,鱼丧失保持平衡的能力),细菌病或气泡病引起的鳔胀气漂水,一般为肚皮朝上。2、黑身 发病的鱼 [查看详情]
|
论文解读--贝莱斯芽孢杆菌K2对杂交石斑鱼生长、免疫和抵抗 [阅读率:8450]
|
11-06
|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来自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的文章:贝莱斯芽孢杆菌K2对杂交石斑鱼生长、免疫和抵抗哈维氏弧菌感染的影响。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110611072060.png[/imG]细菌性疾病的爆发导致水产养殖人员和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已成为鱼类养殖的主要威胁。在过去几十年里,抗生素和消毒剂使用是控制鱼类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抗生素滥用及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急需替代产品来控制鱼类细菌性疾病。近来,益生菌喂养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控制鱼类疾病的策略,它主要通过酶促进消化、抑制病原微生物 [查看详情]
|
【海水鱼专题】秋冬季节如何预防石斑鱼大量死亡 [阅读率:7543]
|
10-29
|
每逢秋冬季节来临,海南地区石斑鱼的养殖也进入了中后期,迎来了养殖成功的关键时期。但此时正值冷空气南下,气候多变,气温低,雨水多,昼夜温差大,对池塘养殖影响严重,常常出现石斑鱼趴边、慢料、甚至死亡等问题,给养殖效益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此,现总结几点引起这些问题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措施,供大家参考。[imG]upload/article/a2019102918071036.jpg[/imG]1、应激大石斑鱼属于暖水性鱼类,秋冬季节的低温天气对其影响较大,加之天气多变,水环境不稳定,造成石斑鱼应激大,出现慢料、趴底现象,有的体质弱的鱼甚至出现死亡。2、水质、底质差养殖中后期,饲料投喂量大,有机质积累日益 [查看详情]
|
石斑鱼行情回暖,“以养代防”助您增产创收 [阅读率:12377]
|
08-08
|
石斑鱼作为第三大海水鱼养殖品种,今年应该算是遭遇了近几年的“寒冬”,行情一度跌到了谷底。很多养殖户基本在成本线徘徊,甚至还有很多亏本的。其实养殖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行情的大起大落也轮回过很多次。就像我们经常跟养殖户讲的一样,行情是我们不能左右的,能做的就是自己做好池塘管理,行情好的时候多赚点,行情差的时候少赚点。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谷期后,近期石斑鱼行情开始回暖,而且涨幅迅猛。不论是基于环保填塘的压力,还是因为投苗率底,整体下半年石斑鱼的存塘量是会减少的,所以可以大胆的预测,下半年的行情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那么当行情好起来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抓住机遇呢?为什么很多人在行情好的时候 [查看详情]
|
超详细 | 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 [阅读率:23225]
|
04-30
|
云纹石斑鱼( Epinephelus moara) ,俗称草斑、真油斑,英文名Kelp bass,隶属于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 Epinephelus)为广盐性、岛礁性、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岸,但数量较少。是我国东南等地沿海重要养殖对象,经济价值高。是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和重要的海水增养殖对象之一。仔、稚、幼鱼的培育仔鱼孵出后,孵化池中直接自然水温培育26.71 ± 1.26℃ ( 22. 50 ~ 29.20℃) ,盐度33.03 ±0. [查看详情]
|
杂交虎龙斑消化道枯草芽孢杆菌的特性及其作为益生菌的作用 [阅读率:19462]
|
04-07
|
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上的文章,杂交虎龙石斑鱼胃肠道枯草芽孢杆菌的特性及其作为益生菌添加剂的作用,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40721074555.jpg[/imG]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对水生和人类健康有害的抗生素耐药性。据报道,美国每年至少有200万人遭受严重的抗抗生素细菌感染,超过23万人死于这些抗抗生素细菌的感染。因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等部门限制了抗生素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益生菌可能是预防致病性感染的替 [查看详情]
|
【海水鱼专题】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病流行特点和防控方法 [阅读率:21767]
|
04-04
|
石斑鱼危害较大的病毒病主要是神经坏死病毒病(俗称“黑身”),特别是苗种阶段危害更大,发病迅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这里主要与大家分享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病发病特点、危害、预防及处理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发病特点经过对大量发病池塘和不发病池塘的对比,发现以下天气变化、水质环境、生产管理操作等情况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病容易暴发。1、天气不稳定,尤其是季节交替、连续阴雨天突然转晴时,气泡病高发的季节容易暴发。2、水质、底质严重恶化的池塘易诱发。3、养殖密度大,增氧能力差,换水条件差的池塘易发生。4、水温在25-30℃时致病力较强。5、鱼越小危害越大,死亡率越高,小鱼发病时会伴随着“黑身”、 [查看详情]
|
实战派:这塘石斑鱼到底怎么了?用这么多药救治还是失败 [阅读率:27545]
|
02-27
|
笔者微信朋友圈一位网友发出如下内容:”昨晚彻夜未眠,查阅有关石斑鱼病防治的资料。这一次又面临生死成败的考验,脑海中反复回想着,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进苗规格为7~8筛,优质生态苗,养至第十三天,养至13天,发现有红嘴烂嘴,期间不停打消毒抗病毒治烂身肠炎解毒的药,依照以往应该好了,也曾经两次去欧村化验,怎么化验不出来了呢?查看资料断定有可能是患上了急性烂鳃了,死亡率达80%至全军覆没,心都凉了。从来没有遇上的病症怎么来得如此匆匆,唉,还是顺其自然吧。要来的终究逃不掉,还是想想有什么方法挽救吧。稳住,我最爱的鱼儿宝贝!”[imG]upload/article/a2019022716344413. [查看详情]
|
石斑鱼孵化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阅读率:31156]
|
01-02
|
近年来,石斑鱼孵化(把石斑鱼鱼卵放入孵化袋中,待2~3天后放入外塘,投喂饵料,一直长大至3筛)在海南、广东等地逐渐进入规模化阶段,但由于技术、天气、操作等因素,造成石斑鱼孵化成功率低,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将石斑鱼孵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大家参考。[imG]upload/article/a2019010223382858.jpg[/imG]图1 石斑鱼孵化塘一、为什么石斑鱼孵化前期,开袋时很多(一烧杯几十尾),3~5天后越来越少?1、刚开袋的鱼苗,从袋里投放到池塘,环境变化大,会有一个应激过程,将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如果小鱼活力好,池塘的水质好,通常成活率高,反之则成 [查看详情]
|
石斑鱼烂身久治不愈,问题出在哪里? [阅读率:28716]
|
12-14
|
烂身是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很常见的问题,不仅会影响鱼的品质、卖相,处理不及时还会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在很多养殖户在处理烂身的时候发现,就算是反复用药,效果也还是不理想。那么,石斑鱼烂身久治不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真的药不行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就目前来说,我们所了解到的养殖户处理烂身的方法很单一,发现烂身之后就是用碘制剂消毒。这家公司的碘用了不好换另一家公司的碘来用,不行就再换一家。反反复复,往往是钱花了,烂身的还是烂。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撒漂白粉。很多人都知道烂身是细菌性疾病,发病了要用消毒的,但是用什么消毒、怎么去消毒、除了消毒还要做什么,没有多少人知道。其实,现在大量的研究表明,石斑鱼 [查看详情]
|
石斑鱼越冬损耗大?你可能忽略了这一点 [阅读率:29071]
|
12-07
|
近期走访市场发现,随着气温的降低,很多石斑鱼养殖户池塘陆续出现游塘、趴边、不上料,甚至死鱼的现象。大量的走访调查得知,基本上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每年因此损耗的鱼会占到两成左右甚至更多。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养殖户都束手无策,或者说就是盲目的频繁的去杀虫,一杀虫第二天第三天反而死的更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在这里给大家简单阐述一下。首先是针对小鱼(15公分以内)游塘,普遍会出现上料差的情况,严重的每天都会死鱼。通过镜检发现,现阶段小鱼游塘或者死亡,检出车轮虫的概率很大。但是车轮虫用阿维伊维类的产品是杀不掉的,必须使用效果好的专杀药。[imG]upload [查看详情]
|
冬天来了,石斑鱼要提高抵抗力 [阅读率:27327]
|
12-01
|
石斑鱼是温水性鱼类,水温低于16℃会停止摄食,低于11℃时个别体质弱的先死亡。每年的低温对石斑鱼的养殖构成较大威胁,低温期要提前做好池塘管理,才能减少风险,避免损失。一、降温前1、池塘保温(1)加高堤坝,雨季防大雨,冬季挡风;(2)加深水位,平均水深2米最好,深水位才有更好的保温效果;(3)有条件的客户可以搭棚,这是池塘保温最有效的方法,但投入比较大。[imG]upload/article/a2018120121250850.jpg[/imG]图1 堤坝高3米,平均水深1.5米2、改底使用“福地安”(4亩/瓶)提前改良塘底环境,防止降温、升温期间翻底和水变。3、控料减少投喂量,下午3-5点 [查看详情]
|
石斑鱼烂身病的防治措施 [阅读率:31556]
|
09-18
|
近年来,由于虾苗种质资源退化严重,排塘率高,大部分养殖户改虾塘养鱼,石斑鱼养殖蔚然成风。但随着养殖量加大,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笔者走访发现,每年白露换季后,石斑鱼烂身现象都会比较普遍。不论是珍珠斑还是龙胆斑,不论是鱼苗还是成鱼,都不可避免。病鱼初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摄食量下降,体表症状表现为全身不同程度的溃疡,解剖发现肝脏和脾脏充血肿大,后期会出现肝脏发白,脾脏发黑等症状。研究表明,石斑鱼腐皮烂身病原为弧菌。2002年以前,检出多为溶藻弧菌,之后溶藻弧菌检出率降低,现在普遍检出为哈维氏弧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四环素等药物高度敏感。我们都知道,鱼病重防不重治,鱼一旦 [查看详情]
|
【技术交流】石斑鱼孵化技术关键点 [阅读率:44449]
|
06-14
|
石斑鱼苗的孵化是门技术活,缺乏关键技术就会导致孵化成功率低下,海南作为石斑鱼孵化的重要基地,笔者集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一套石斑鱼苗孵化关键技术,供大家参考。一、石斑鱼孵化关键技术点1、肥水 开始使用“肥水肽”和“利菌多Ⅲ+三环活力源-肥水型”肥水,水肥起来后尽量少用或不用肥,多用“活力碳”等稳水。2、放卵 把握好放卵时间,不急不贪,选择高质量卵。放卵前在网箱里使用多元有机酸“碧水安”解毒,放卵后网箱里使用“利生多”除臭、改善水质,可有效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3、培虫 开箱前1-2天使用“利饵多Ⅱ+水产诱食酵母”培虫,开箱时小虫量越多越好。少量多次使用“利饵多Ⅱ+水产诱食酵母”,既能充当开口 [查看详情]
|
【技术分享】石斑鱼苗标粗过程如何降低自残 [阅读率:31156]
|
06-05
|
石斑鱼苗标粗在整个苗种培育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阶段的鱼苗死亡率非常高,而鱼苗自残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鱼苗自残可直接导致死亡,也会使鱼体受伤,体质下降,继而感染细菌或是诱发病毒病。降低鱼苗自残已成为标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就石斑鱼苗标粗如何降低自残做简要的总结,供大家参考。一、水质与水色通常标粗用水都会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室内标粗池塘使用的井水处理后更是清澈见底(如图1),可是该防的细菌始终没防住,而清澈的水使得鱼苗之间可见度高,更容易引发自残。常见的红头红嘴多半都是自残之后感染细菌,继而发生溃烂。[imG]upload/article/a2018060522340020.jpg[/i [查看详情]
|
【技术分享】石斑鱼放苗前后操作要点 [阅读率:29798]
|
06-05
|
近两年石斑鱼行情好,价格高,鱼苗价格也是居高不下,但随着养殖环境逐年恶化,石斑鱼苗养殖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成活率普遍偏低,导致养殖效益降低。鉴于此,我们根据近年海南文昌石斑鱼苗发病情况,总结出提高石斑鱼苗成活率的关键点。 一、 放苗前做好准备工作1、彻底消毒 由于病毒、细菌等对石斑鱼苗成活率影响较大,彻底消毒杀灭病原非常必要,建议使用氯制剂消毒,提高塘底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病毒病、细菌病的发生概率。2、分解塘底有机质 石斑鱼养殖池塘都是养殖时间较久的老塘,塘底脏物难以彻底清洗干净,易沉积在塘底形成有毒有害物质,加水后很快溶解到水体中,加快水质恶化速度,影响水体稳定性, [查看详情]
|
天气变化诱发石斑鱼苗黑身、死亡 [阅读率:31243]
|
05-24
|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烟墩陈老板做珍珠龙胆石斑鱼苗标粗,苗场暂养水泥池(室内)12平方米/个,深1米,气石增氧,流水养殖,外塘为低位土塘,面积2亩,水深1.5米,2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 2018年4月20日,晴,进苗8万余尾,规格3-3.5筛(体长1.8-2cm),分3个水泥池暂养,投喂鲜活丰年虫。 4月22日,晴,观察鱼苗状态良好。 4月24-25日,阴转大雨,出现个别黑身鱼苗(图1)。 4月26日,晴,将鱼苗8万余尾全部转入外塘(图2),状态良好。 4月27日,阵雨。 4月28日,多云,喂虫时发现来水面的鱼苗少了, [查看详情]
|
决定石斑鱼苗孵化成功的几个关键点 [阅读率:39270]
|
02-08
|
进入3月份后,海南天气稳定,雨水少,石斑鱼苗孵化进入高峰期。鱼苗孵化周期短,操作简单,但对技术要求高,成功率低。下面与大家谈谈自己对鱼苗孵化的几点见解。[imG]upload/article/a2018020822374567.jpg[/imG]1、气石早期大家有顾虑,增氧机不敢开,怕水花搅死鱼苗,其实这种死水般的池塘中,气泡病危害往往比搅动损伤要大的多。我们可以通过大量布置气石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气石周围是活水区,有丰富的活体饵料,利于鱼苗生长。[imG]upload/article/2018020822375126.jpg[/imG]2、水温春天早晚温差大,迎风口池塘的温差能达到4℃以上 [查看详情]
|
石斑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阅读率:37987]
|
01-01
|
尽管我国石斑鱼产业逐渐进入规模化养殖阶段,但是海区污染严重,细菌性病害频繁发生,经常造成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朋友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烂身1、点状烂身 石斑鱼喜欢打洞,所以腹鳍与胸鳍基部溃烂较多。这种烂身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病灶处鲜红(见图1),小鱼苗很少见,中、大鱼较常见,溃烂程度严重,有些会烂穿鳃盖,这种烂身可以用“永乐碘”、“肤毒康”控制;另一种是病灶表层发白,表面覆盖一层死肉,这种比第一种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imG]upload/article/a2018010115433550.jpg[/imG]图12 [查看详情]
|
这样暂养石斑鱼会让你更轻松赚钱! [阅读率:39128]
|
08-20
|
石斑鱼养殖形式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其中以池塘养殖为主。随着石斑鱼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对石斑鱼的认可和餐桌的普及,近几年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省份兴起了养殖石斑鱼的热潮。由于石斑鱼养殖对环境温度和水质的生长生存要求严格,北方沿海市场一直在实验寻求新型养殖模式。参考北方市场对石斑鱼寻求量较大,有诸多商家在沿海物流集散地兴建工厂化暂养水族箱,进行暂养集散发货,但在运输和暂养过程中病害多损伤量大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大大的降低了养殖收益。[imG]upload/article/a2017082011340276.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70820 [查看详情]
|
超实用!石斑鱼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全解读! [阅读率:42449]
|
04-21
|
文/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梁友 黄滨、东方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林泽 朱文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倪琦 张宇雷笔者总结了应用生态法结合高位池人工繁育石斑鱼工艺的研发成果,旨在优化石斑鱼培育技术,为实现全人工苗种的标准化生产提供基础资料石斑鱼高位池育苗可直接在水体中培养生物饵料,营养丰富全面,能满足不同发育阶段仔稚鱼对适口饵料的需求;建池及配套设施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但较难控制池内敌害及浮游生物繁殖,无法人为调节理化指标尽早育苗,只能根据自然气候情况适时进行生产。[imG]upload/article/a2017042122495652.jpg[/imG] [查看详情]
|
细节决定成败,珍珠龙胆标苗过程关键技术 [阅读率:47914]
|
03-14
|
说到石斑鱼的养殖,基本上是在讲珍珠龙胆石斑鱼,这个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与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杂交的新品种, 其肉质鲜美,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是近年来国内石斑鱼养殖的绝对主角。珍珠龙胆问世已有十几年,养殖技术经过从业者的一致努力获得了重要的突破,价格也由以前高的望而却步到现如今成为寻常百姓家常菜。但是苗种标粗环节仍然存在成活率低的问题,造成养殖成本的增加。近几年,珍珠龙胆苗种的成本竟然占到了养殖成本的40%左右。因此,提高苗种成活率是养殖获利的关键点。苗种培育过程中,降低相互残食是重点,强化营养提 [查看详情]
|
石斑鱼的养殖成本及利润 [阅读率:55942]
|
12-17
|
石斑鱼为我国南海沿海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南海四面环海,地理位置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为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利用池塘养殖石斑鱼,网箱鱼排养殖石斑鱼的越来越多,同事因石斑鱼价格持续看好,销路顺畅,石斑鱼养殖规模迅速壮大。[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6121711424036.jpg[/imG][/center]一、 生产条件1 场地选择: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 [查看详情]
|
要想养好冬棚虾,必须抓住前期管理的几个关键点 [阅读率:19603]
|
12-09
|
珠三角是冬棚养虾的主要地区,近几年随着水质污染严重,对虾疾病频发,导致养殖成功率逐年降低,但部分池塘仍有较高的成功率。提高冬棚虾的成功率,关键在于前期的管理,下面分享几个管理方面的关键点。1、处理好塘底 应选择不漏水、粘土的塘底,且有一定的坡度,这样既可保持池塘内稳定的水位,又可以让虾在发病时有“休息”的缓冲地带,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塘底应有适量淤泥,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菌和肥,有利于调水,保持水质稳定。在放苗前建议干撒生石灰(50-100斤/亩),并晒塘7-15天,这样有利于调节池塘水体的总碱度,防止塘底的还原化、酸性化、有机化。[imG]upload/article/a20161209232 [查看详情]
|
冬季石斑鱼易发病,预防有诀窍 [阅读率:20996]
|
12-09
|
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每年冬季都是发病高峰期,特别是近几年主养的珍珠龙胆,冬季发病率更高。为何冬季容易发病呢?主要是大家在养殖过程中有大换水、消毒、杀虫等习惯,造成绝大多数鱼有慢性细菌病,而进入冬季后随着水温的降低,鱼的抗病力也会下降,稍有刺激就会引起死亡。冬季应该如何操作才能降低养殖风险,减少病害呢?一、慎重搬塘 石斑鱼冬季抗病力差,而搬塘对鱼刺激大,且容易造成机械损伤,稍有不慎就会诱发各种疾病。冬季搬塘一定要选择天气、水质稳定,水温较高的时间段,遇到台风、大雨、降温等恶劣天气时坚决不搬塘,否则极易引起鱼死亡。搬塘前后2-3天最好停料,因为鱼在吃饱时,若受到这种剧烈刺激极易引 [查看详情]
|
养殖石斑鱼那么多年,您真的会拉网分鱼吗? [阅读率:26460]
|
11-22
|
石斑鱼养成的过程中,每3-4个月就需要对养殖的石斑鱼进行拉网分塘,但是在拉网过程中出现的死鱼问题成了养殖户们的心病。一般分塘当日及次日不易发现死亡,之后便陆续可见,少则几条,多则数十条鱼死亡漂浮在水面上。给石斑鱼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拉网伤鱼的原因1、经过大半年的养殖过程,池塘中残饵、粪便已经大量累积,水质条件恶化,池塘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积聚,拉网造成水体被搅动,让大量底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释放出来,鱼虾容易出现急性中毒。2、高密度养殖的石斑鱼的肝脏负担很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拉网引起的应激反应很容易导致死亡。3、拉网易导致鱼体受伤,应激反应造成 [查看详情]
|
石斑鱼烂身病高发,防控有诀窍 [阅读率:25889]
|
07-22
|
在石斑鱼养殖过程中烂身病高发,特别是鱼苗阶段的烂身最严重。鱼苗烂身的最典型症状“红头红嘴”,发病速度快,死亡量大,每年高温期发病率极高,给石斑鱼养殖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根据我们近4年的跟踪调查表明,石斑鱼烂身主要是哈维氏弧菌感染引起。石斑鱼养殖的各个阶段防控烂身有诀窍。[b]一、水泥池标粗阶段防控关键点[/b]1、减少筛鱼、搬池等操作,避免机械损伤;筛鱼、搬池后及时使用“永乐碘”药浴,防止伤口感染。2、少量多餐投喂,减少鱼苗互相“咬伤”。3、水源消毒处理,微流水或不流水养殖,并使用“优肽”、“利菌多”抑制弧菌繁殖。4、加强营养保健,增强鱼苗抗病力。5、出现烂身后,少量多次使用抗菌药药浴,也可 [查看详情]
|
石斑鱼的营养需求研究 [阅读率:18724]
|
06-29
|
石斑鱼是鳍科石斑鱼属鱼类的总称。全世界约100多种,属暖水性中下层的肉食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被认为是精养条件下最具有养殖前景的鱼类之一。目前,国内养殖石斑鱼主要靠饲喂新鲜小杂鱼、甲壳类、软体动物、虾和沙蚕等,也有个别饲料企业在尝试石斑鱼饲料的生产和推广。石斑鱼的营养需求数据是研制其配合饲料的理论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针对不同种类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开展研究,包括玛拉巴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巨石斑鱼、青石斑鱼等。然而,这些研究缺乏系统性,营养参数的数据比较零散,导致石斑鱼配合饲料的开发技术受到限制。1、石斑鱼对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求蛋白质不仅是 [查看详情]
|
珍珠龙胆苗种价格这么高,标苗场“唯快不破”的绝技为哪般? [阅读率:25912]
|
04-28
|
[imG]upload/article/a2016042820223535.jpg[/imG]海南珍珠龙胆孵化场首先,这不是一篇广告软文。不多日前,看了水产前沿微信平台上一位行业大佬的采访,文中提到:对“快”的追捧会给行业带来致命打击。大佬不愧是大佬,谈话高屋建瓴,立足种苗,放眼全产业链,把对虾行业的弊端分析了个底掉,叫人称赞之余不禁感慨,他道出了其实整个水产业的心声。作为石斑鱼养殖产业的一名从业人员,笔者也是深有体会,“快”也何尝不是浸润了石斑鱼养殖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没有大佬的对行业理解的深度,因此也不在此班门弄斧高谈阔论,仅将在市场中一些所见所闻所想总结成文,以飨读者。[b]珍珠龙胆石斑 [查看详情]
|
珍珠龙胆海水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阅读率:17438]
|
04-28
|
[imG]upload/article/2016042815521226.jpg[/imG]■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黎文辉/文珍珠龙胆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以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俗称龙胆石斑鱼)为父本、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俗称老虎斑)为母本进行杂交而获得的石斑鱼新品种,因体表布满黑褐色形似珍珠的斑点而得名。珍珠龙胆肉质细嫩、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显现杂交优势。珍珠龙胆生长的最适宜为盐度为25~35‰,最适宜水温为22℃~30 ℃ 。广东沿海,尤其是惠州海域,常年海水盐度在28~32‰之间,水温在23 [查看详情]
|
海南一则石斑鱼水质调控实例的分享 [阅读率:14224]
|
04-25
|
近日,笔者在走访海南石斑鱼市场时,听到不少养殖户反映水质难以调控,特别是进入高温季节后,成鱼养殖水体恶化,发黑、偏浓,不符合石斑养殖水体较清的需要,为了一探究竟,遂选择了万宁市东澳镇一家石斑养殖场进行了实地调研。 该养殖场在当地影响力较大,养殖成功率也较高,但同样面临此问题。恰逢该养殖场有一口塘水质较差,塘口面积3亩,水深1.4米,现场查看时发现,水质严重恶化,发黑、发粘、浓绿色,透明度几乎没有,在塘尾下风口处明显可见黑褐色细密泡沫状物体,近距离轻嗅有明显臭味。[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6042508564984.jpg[/imG][/center] [查看详情]
|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成功率困扰石斑鱼养殖户 [阅读率:13597]
|
04-08
|
近几年随着石斑鱼育苗与养殖技术的突破,海南掀起了石斑鱼养殖热潮,加上整个南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率特别低,很多养殖户转养石斑鱼,特别是杂交品种——珍珠龙胆。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公)与老虎斑(母)培育出来的杂交石斑鱼,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显现杂交优势,因其生长速度快、养殖规格均匀、抗病力强、肉质细嫩,在海南已经替代了青斑,是石斑鱼养殖的主要品种。2015年随着石斑鱼的养殖产量增加,上半年鱼价下滑,造成养殖户惜售,期待春节能卖个好价格,遇上国家经济转型,下行压力增大,消费市场不景气,导致珍珠龙胆价格一路下行,跌破成本价,2016年2月中下旬的价格为:规格鱼1-1.5 [查看详情]
|
强化营养,降低互残,提高石斑鱼苗成活率 [阅读率:12800]
|
03-29
|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丰富的石斑鱼育苗经验,近几年也一直协助海南乐东等地石斑鱼育苗养殖户,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总结了他多年来,对石斑鱼育苗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经验,由海南正强公众号以连载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鉴参考。[imG]upload/article/a2016032922065894.jpg[/imG]在石斑鱼苗种的培育 [查看详情]
|
石斑鱼苗培育必须重视的三道难关,稍不慎足以导致全军覆没 [阅读率:28742]
|
03-28
|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丰富的石斑鱼育苗经验,近几年也一直协助海南乐东等地石斑鱼育苗养殖户,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总结了他多年来,对石斑鱼育苗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经验,由海南正强公众号以连载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鉴参考。第一道难关,开口过料关在4~7日龄,这期间的成活率很低。有记载,孵化7d,石斑鱼仔鱼存活率<10%,甚至全军覆没 [查看详情]
|
石斑鱼养殖过程中日常管理的四大要点 [阅读率:13934]
|
03-25
|
[imG]upload/article/a2016032521521246.jpg[/imG]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丰富的石斑鱼育苗经验,近几年也一直协助海南乐东等地石斑鱼育苗养殖户,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总结了他多年来,对石斑鱼育苗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经验,由海南正强公众号以连载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鉴参考。 勤加巡塘,留意鱼苗生长状况每天早晚要 [查看详情]
|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效果显著 [阅读率:33788]
|
03-24
|
本试验采用循环水系统开展珍珠龙胆的养殖,养殖用水经循环水系统处理后通入液态纯氧,投喂自制软颗粒配合饲料。结果显示,选用平均体重50 g/尾规格的珍珠龙胆苗种10万尾,在水温25-28℃、盐度29‰-32‰、pH值7.8-8.5的水环境条件下,经10个月培育,长成平均体重为0.65 kg/尾的商品鱼;平均单尾月增重60 g,成活率96.5%;共收获成鱼9.65万尾,单产51.6 kg/m3;本研究为珍珠龙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一个参考的范例。[imG]upload/article/a2016032417334840.jpg[/imG]图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珍珠龙胆又称虎龙斑,隶属鲈形目、鮨 [查看详情]
|
石斑鱼苗开口后各阶段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 [阅读率:18754]
|
03-23
|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丰富的石斑鱼育苗经验,近几年也一直协助海南乐东等地石斑鱼育苗养殖户,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总结了他多年来,对石斑鱼育苗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经验,由海南正强公众号以连载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鉴参考。[imG]upload/article/a2016032322310550.jpg[/imG]石斑鱼苗开口后的饵 [查看详情]
|
石斑鱼育苗的饲养管理方法 [阅读率:13806]
|
03-22
|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丰富的石斑鱼育苗经验,近几年也一直协助海南乐东等地石斑鱼育苗养殖户,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总结了他多年来,对石斑鱼育苗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经验,由海南正强公众号以连载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鉴参考。鱼苗、鱼种有不少习惯名称。受精卵经过人工孵化出的仔鱼,称鱼花、水花;从仔鱼培育到全长3厘米左右的幼鱼,身体已经被 [查看详情]
|
石斑鱼育苗放苗前的水质处理和准备工作 [阅读率:8030]
|
03-21
|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imG]upload/article/a2016032117395898.jpg[/imG]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丰富的石斑鱼育苗经验,近几年也一直协助海南乐东等地石斑鱼育苗养殖户,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总结了他多年来,对石斑鱼育苗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经验,由海南正强公众号以连载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鉴参考。[b]孵化箱的准备 [查看详情]
|
石斑鱼育苗的各项水质指标及常规要求 [阅读率:13904]
|
03-19
|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丰富的石斑鱼育苗经验,近几年也一直协助海南乐东等地石斑鱼育苗养殖户,绝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总结了他多年来,对石斑鱼育苗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经验,由海南正强公众号以连载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鉴参考一、水温仔鱼期适宜水温为28~31℃,当水温在23℃以下时,仔鱼就不能开口摄食,导致开口能力差,仔鱼开口成活率极 [查看详情]
|
石斑鱼育苗的模式及外塘的选择指标 [阅读率:7843]
|
03-18
|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丰富的石斑鱼育苗经验,近几年也一直协助海南乐东等地石斑鱼育苗养殖户,绝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总结了他多年来,对石斑鱼育苗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经验,将由海南正强公众号以连载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鉴参考。[b]石斑鱼育苗的模式[/b]人工育苗指的是以一定的方式,在人工控制环境的条件下,将孵出的仔鱼培育成鱼种的过 [查看详情]
|